经济师,是我国职称之一,要取得“经济师”职称,需要参加“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”。近年来,经济师报考人数逐渐增加,考试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。那么,经济师考试具体考些什么内容呢?我们该如何去进行复习呢?
经济师考经济学基础、财政、货币与金融、统计、会计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,初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只有两个,分别是经济基础和专业实务,实务科目分为是个专业方向。在进行备考复习的时候,需要大家了解各科目考试特点,进行针对性专项训练,还需要结合历年真题,总结好答题思路,这样才能取得考试的成功。
1、经济师考试科目
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含两个,分别是《经济基础》、《专业实务》。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含两个,分别是《经济基础》、《专业实务》,这两门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,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1.5小时。
经济基础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、财务、货币与金融、统计、会计和法律法规六部分。初、中级经济师考试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科目分为工商、农业、财务、金融、保险、运输、人力资源、旅行、建筑、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。
2、经济师考试题型
初、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是客观题,包含单选题、多选题及案例题。《经济基础》考试题型包含70道单选题,35道多选题,合计105道题目。《专业知识与实务》考试题型包含60道单选题,20道多选题,20道案例题,案例题考察方式为不定项选择题的方式。
3、经济师复习方法
(1)提前了解各科目特点
备考经济师考试,首先要详细了解各个科目的特色。经济师考试科目包含经济基础、专业知识与实务。经济基础这门科目触及的知识面较广,考点多而杂,而且很灵活,也具有重复性高的特性。专业实务科目考试内容比较广泛,考察计算题比较多。考生复习时,应当结合考试科目特色,针对性展开备考工作。
(2)多做历年真题,总结答题思路
经济师历年真题对于成绩提升有很大的效果,建议考生多做历年真题,把握出题思路,做题过程中,多剖析、总结答题思路,将这些思路灵活运用,把握做题的正确方法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