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案例分析题
(一)某用户是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,家中还安装了固定电话,其移动电话每月话费支了约为100元,短信业务费用约为2元,固定电话每月话费约为60元,其中长途通话费约为30元。(注:全球通资费为月租费50元,通话费为0.4元/分钟费业务无月租费,通话费为0.6元/分钟。)
1.若该用户希望进一步节省通信费用,可以采取的措施有( )。
A.换用移动预付费业务
B.更多地使用短信业务
C.使用IP电话卡拨打长途
D.使用300电话卡
2.若该用户希望方便地获取天气预报信息,可以采取的措施有( )。
A.拨打天气预报特服务号码12121,使用电话声讯服务
B.短信订阅天气预报信息
C.使用IP电话卡
D.使用预付费用业务
(二)假定某通信企业只提供两项通信业务,分别为业务1、业务2,经过成本分析和归集,该企业在一年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F,该成本为提供这两种业务的公区成本。两项业务的变动杨本总额分别a1、a2,在这一年中,两项业务的业务量分别为q1、q2.
3.该企业的总成本C可以写为( )。
A.C=a1+a2
B.C=a1q1+a2q2
C.C=F+a1q1+a2q2
D.C=F+a1+a2
4.为了计算每种业务的平均成本,首先需要计算每种业务的总成本,因此需要将总的固定成本在两种业务之间分摊,这种计算成本的方法称为( )。
A.长期增量成本法
B.成本归集法
C.完全成本分摊法
D.直接成本计入法
5.如果成本分摊比例分别为k1、k2,其计算公式为k1=q1/(q1+q2)、k2=q2/(q1+q2),则这种分摊公共成本的方法称为( )。
A.总收入法
B.归属成本法
C.相关产量法
D.平均成本法
6.按照85题的分摊方法,业务1的单位成本AC1为( )。
A. AC1=k1(F+a1)/q1
B. AC1=(k1F+a1)/q1
C. AC1=(F+a1+a2)/(q1+q2)
D. AC1=k1(F+a1+a2)/(q1+q2)
7.如果成本分摊比例k1、k2的计算公式为k1=a1/(a1+a2)、k2=a2/(a1+a2),由这种分摊公共成本的方法称为( )。
A.总收入法
B.归属成本法
C.平均成本法
D.相关产量法
(三)某邮政企业2004年邮政业务总量实现210万元,比上年增加了30万元,邮政业务收入完成235万元,比上年增加了23万元。
8.2003年度该邮政企业完全邮政业务收入( )万元。
A.212
B.205
C.187
D.180
9.2004年该邮政企业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( )。
A.10.8%
B.12.5%
C.14.3%
D.16.7%
10.本案例中邮政业务部总量(210万元)与邮政业务收入(235万元)不同的原因在于( )。
A.邮政业务总量是接不变单价计算的,而邮政业务收入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
B.邮政业务总量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,而邮政业务收入是按不变单价计算的
C.邮政业务总量的谁知盘中餐包括计费业务与免费业务,而邮政业务收入只包括计费业务
D.邮政业务总量的计算只包括计费业务,而邮政业务收入包括计业务与免费业务
11.下列关于邮政业务总量的描述正确的有( )。
A.邮政业务总量是实物计量指标
B.邮政业务总量是价值计量指标
C.邮政业务总量是邮政业的总产值指标
D.邮政业和总量表示某个时段内传递的信息数量